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:1559080
文章目录
- ❀ls命令
- ❀cd命令
- ❀pwd命令
- ❀date命令
- ❀创建、删除文件和目录命令
- ❀alias命令
- ❀复制、移动、重命名、查看(文件、目录)命令
- ❀find查找、wc统计命令
- ❀vi/vim命令
- ❀压缩与解压缩
- ❀grep sed awk命令以及正则表达式
- ❀制作模板机
- ❀软件包管理
- ❀用户、用户组管理
- ❀文件权限管理
- ❀磁盘管理
- ❀raid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数据安全性
- ❀linux系统启动流程
- ❀重定向
- ❀周期性计划任务和任务调度
- ❀进程管理
- ❀用户提权
- ❀文件系统-软连接、硬链接
- ❀日志管理
- ❀网络管理
linux系统下,以.开头的都是隐藏文件
linux中…表示上一级目录,.表示当前目录
长格式引导:-- 引导单词
短格式引导:- 引导字母
- - 表示普通文件
可执行文件 绿色
压缩文件 红色
d 表示目录 蓝色
l 表示链接文件 浅蓝色
b 表示块设备文件 黄色
c 表示字符设备文件 黄色
s 表示套接字文件 紫色
p 表示管道文件 紫色
绝对路径:从根目录开始写的路径叫绝对路径
相对路径:从当前目录开始写的路径相对路径
❀ls命令
1.ls (list) 列出目录下的内容
–help | 查看帮助信息列表 |
---|---|
-a (all) | 查看所有内容,包括隐藏文件 |
-h (–human-readable) | 以人类可读方式显示 |
-l (–long) |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信息 |
-d | 查看目录本身 |
-s | 由大到小排序 |
-r | 由小到大排序(由旧到新) |
-t | 由新到旧 |
也可参考👉linux命令-ll之按时间、大小顺序排列显示👈 | |
查看帮助命令:help man info | |
❀cd命令
cd | 切换目录(后面跟路径“/”) |
---|---|
cd - | 返回上一个工作目录 |
cd … | 返回上一级目录 |
❀pwd命令
pwd 打印工作目录
su -root 切换到管理员命令
❀date命令
date | 查看系统时间和日期 ( %y-%m-%d %h:%m:%s) |
---|---|
-d<字符串> | 显示字符串所指的日期与时间。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; |
-s<字符串> | 根据字符串来设置日期与时间。字符串前后必须加上双引号; |
日期格式字符串列表 | |
如果需要以指定的格式显示日期,可以使用“ ”开头的字符串指定其格式 |
%h 小时(以00-23来表示)。
%i 小时(以01-12来表示)。
%k 小时(以0-23来表示)。
%l 小时(以0-12来表示)。
%m 分钟(以00-59来表示)。
%p am或pm。
%r 时间(含时分秒,小时以12小时am/pm来表示)。
%s 总秒数。起算时间为1970-01-01 00:00:00 utc。
%s 秒(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)。
%t 时间(含时分秒,小时以24小时制来表示)。
%x 时间(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)。
%z 市区。
%a 星期的缩写。
%a 星期的完整名称。
%b 月份英文名的缩写。
%b 月份的完整英文名称。
%c 日期与时间。只输入date指令也会显示同样的结果。
%d 日期(以01-31来表示)。
%d 日期(含年月日)。
%j 该年中的第几天。
%m 月份(以01-12来表示)。
%u 该年中的周数。
%w 该周的天数,0代表周日,1代表周一,异词类推。
%x 日期(以本地的惯用法来表示)。
%y 年份(以00-99来表示)。
%y 年份(以四位数来表示)。
%n 在显示时,插入新的一行。
%t 在显示时,插入tab。
mm 月份(必要)
dd 日期(必要)
hh 小时(必要)
mm 分钟(必要)
ss 秒(选择性)
❀创建、删除文件和目录命令
touch | 创建文件或者更新文件时间戳 |
---|---|
stat | 查看文件信息(stat后面加文件名) |
mkdir |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|
---|---|
-v(详细) | 为每个创建的目录打印一条消息(在mkdir后面加-v和目录名) |
-p (父母) | 如果存在,就不会创建,如果不存在,就会创建父目录(例如:mkdir -pv dir1/dir2/dir3) |
{1…100} 表示1到100
rm | 删除文件 |
---|---|
-r | 删除目录(rm -r 目录名) |
-f | 忽略提示,直接强制删除 |
❀alias命令
alias 别名(例如:a=”rm -r“好比如rm -r)
alias 取消别名(unalias 别名)
设置永久可参考👉linux设置永久别名alias的方法👈
❀复制、移动、重命名、查看(文件、目录)命令
mv | 移动或重命名 |
---|---|
参数 | 解析 |
-b | 覆盖前为目标文件创建备份 |
-f | 强制覆盖目标文件而不询问 |
-i | 覆盖目标文件前询问用户是否确认 |
-n | 不要覆盖已有文件 |
-u | 当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更新时,才执行覆盖操作 |
-v | 显示执行过程详细信息 |
-z | 设置文件安全上下文 |
–help | 显示帮助信息 |
–version | 显示版本信息 |
mv 原路径 目标路径
mv 原文件名 要修改的文件名
cp | 复制 |
---|---|
-r | 复制目录 |
* | 匹配任意所有 |
? | 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|
cp【选项】 原路径 目标路径
cat | 查看文件内容 |
---|---|
-n | 带行号 |
tac | 查看倒过来的文件内容 |
nl | 带行号显示文件内容,不显示空格行 |
more | 分页(回车是一行,空格是一页,q退出) |
less | 可以上下查看内容 |
head | .默认查看前十行 |
tail | 默认看后十行 |
-n | 指定查看几行 |
-f | 持续观察查看 |
tail -f 文件名 【一般用来持续查看文件,比如查看日志或者是启动一个程序输出的结果】
简化:
tailf 文件名
❀find查找、wc统计命令
find 按条件查找文件
find 查找范围(默认是当前目录) 条件
-size | 按大小查找(例如:find / -size 1m(查找大于1m)) |
-type | 按类型查找(例如:find / -name ".cfg" -type f(查找名字是.cfg的和类型为f的管道文件) ) |
-name | 按名字查找(例如:find / -name ".cfg"(查找名字是.cfg的文件)) |
-mtime 天数 | 按天数查找(例如:find /application/log/ -mtime 0 -type d (查找/application/log下一天前的日志,类型为目录)) |
管道 | | 将前一个命令的执行结果给后一个命令处理(例如:head -3 anaconda-ks.cfg |
删除系统中所有a.txt文件
rm -rf $(find / -name “a.txt”)
find / -name “a.txt” -exec rm -rf {} \
find / -name “a.txt” |xargs rm -rf
删除/application/log/下的一天前的日志并设置为每周一删除,类型为目录
0 0 * * 1 find /application/log/ -mtime 0 -type d | xargs rm -rf
wc | 统计(后面直接跟文件名) |
---|---|
-l | 统计行数 |
-w | 统计单词 |
-c | 统计字节 |
-m | 统计字符 |
❀vi/vim命令
vi/vim 进入编辑模式
编辑模式::
i:在光标显示的地方直接编辑;
i:在光标显示的行首编辑;
a:在光标显示的后一个编辑;
a:在光标显示的行尾编辑;
o:在光标显示的下一行编辑;
o:在光标显示的上一行编辑;
s:删除光标所在的位置并进行编辑;
s:删除光标所在的行进行编辑;
编辑模式–>esc键–>命令模式
命令模式:
跳转:
gg 跳转到文件第一行
g 跳转到文件最后一行
数字 gg 跳转到指定行
home或^ 跳转到行首
end或$ 跳转到行尾
w 每次跳过一个单词
删除或剪切:
dd 删除光标所在行
d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到行尾
数字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下指定的行数
d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文件结束位置
x或delete 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
复制与粘贴:
yy 复制光标所在的一行
数字 yy 复制光标下指定的行
p 粘贴到光标的下一行
p 粘贴到光标的上一行
u 撤销
ctrl r 恢复
命令模式 --> :/?-->末行模式
末行模式:
/ 查找
:w 保存(文件路径)另存为
:q 退出
:wq 保存并退出
:q! 强制退出
:w! 强制保存
:wq! 强制保存并退出
:r 文件路径 将另一个文件读入光标下一行
%s#old#new#g 替换
:%s/old/new/g 替换(加g是全部替换,old是原内容要换成new,new是要换成的内容 #代表分割; /也代表分割)
:set number /set nu 显示行号
:set nonumber /set nonu 取消显示行号
:set nohlsearch 取消高亮显示
可视模式:
ctrl v 可视块模式
shift v/v 可视行模式
v 可视模式
❀压缩与解压缩
gzip与gunzip
1-9 9最大 生成文件小,速度越慢
gunzip=gzip -d
压缩:gzip 原文件 文件名
解压缩:gunzip 原文件 文件名
bzip2与bunzip2
bunzip2=bzip2 -d
压缩:bzip2 原文件 文件名
解压缩:bunzip2 原文件 文件名
tar的压缩与解压缩
tar | 制作或释放归档文件 |
---|---|
-c | create 创建 |
-v | 显示详细信息 |
-j | 掉用bzip2压缩格式 |
-z | 掉用gzip压缩格式 |
-f | 指定归档文件 |
-x | 解包 |
-t | 列出归档文件内容 |
-c | 指定释放归档文件的路径 |
–exclude=“”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
比如:tar -cvzf bash.tar.gz /dir1 --exclude=“*.txt” 排除所有以.txt为后缀的文件不传输
一般常用的压缩与解压缩
压缩:tar cvf 原文件 文件名
解压缩:tar xvf 原文件 文件名
file(压缩包名)可以查看这个文件是否是压缩包和类型
❀grep sed awk命令以及正则表达式
grep:
语法:
grep 【选项】 ‘内容’ 文件名
grep | 以行为单位过滤 |
---|---|
-i | 不区分大小写 |
-v | 取反 |
-w | 以单词为单位进行过滤 |
-b | 指定行数,过滤指定内容以及下几行 |
-a | 指定行数,过滤指定内容以及上几行 |
-c | 指定行数,过滤指定内容以及上下各几行 |
-o | 只输出过滤的内容 |
-c | 统计过滤的行数 |
-n | 显示行号 |
正则表达式:
基础正则表达式 -->grep可以直接使用
$ 以…结尾
^ 以…开头
. 匹配任意一个字符
-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任意次(例如:grep "g.d" a.txt(过滤a.txt文件中的以g开头以d结尾可以代表有任意多个字符或没有字符))
[a-z] [a-z] [0-9] [a-za-z0-9]
[^a-z] 取反
扩展正则表达式 egrep =grep -e
{n,m}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n到m次
{n, }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最少n次
{ ,m}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表达式最少m次
{n}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n次
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1次以上(*包括0 不包括,至少)
? 匹配前一个字符或子表达式0次或1次以上
| 或
() 分组(例如:(g|f)ood)
\ 转义,取消一个字符的特殊含义
想要查看更多的正则表达式就去👉正则表达式(全)👈
查找/root这层目录有多少个普通文件?
find ./ -maxdepth 1 -type f ! -name “.*” | wc -l | ll | grep -c “^_”
sed:
语法:
sed [选项] ‘[操作地址]sed内置操作’ 文件
常用选项
sed | 流文件处理工具 |
---|---|
-n | 只输出处理的行 |
-i | 修改文件内容,编辑文件 |
-e | 指定多个sed内置操作,现在不常用,多个sed内置操作可以使用分号隔开 |
-r | 支持扩展正则表达式 |
操作地址
2 | 代表处理文件的第2行 |
1,5 | 代表处理文件的第1到5行 |
1;5 | 代表处理文件的第1行和第5行 |
1~2 | 代表指定步长为2,处理的是1,3,5…行 |
2,~2 | 代表处理文件的第2行开始,到2的倍数行结束。(2,~2=2,4 ;4,~4=4,8行) |
4,$ | 代表处理文件第4行到最后一行 |
1, 2 | 代表处理文件的第1行到第1 2行,也就是1到3行 |
内置操作
p | 打印 |
a | 在指定行后追加数据 |
i | 在指定行前插入行前 |
d | 删除指定行 |
c | 替换指定整行 |
s | 替换指定字符,默认替换每行第一个字符 |
g | 通常与s组合使用,替换全部指定字符 |
n | 获取下一行 |
y | 字符转换,类似于tr命令(正则不能使用) |
r | 将文件读入指定行后 |
w | 将指定行另存为文件 |
q | 结束sed操作 |
n | 不会清空模式空间内的内容,将下一行追加到模式空间,两行数据以换行符 |
awk:
语法:
awk [选项] ‘begin{command}匹配模式{command}end{command}’ 文件
内置操作
$0 | 文件的整行 |
$1~$n | awk处理的列,以fs为分隔符 |
nf | 查看一共有多少列 |
$nf | 查看文件的最后一列 |
nr | 表示处理的行数(一共有多少行) 外:指定输出第几行 |
fnr | 表示处理当前文件的行数 |
fs | 输入字段的分隔符,默认空格或制表符 |
rs | 输入记录的分隔符,默认是换行 |
ofs | 输出字段的分隔符,默认空格 |
ors | 输出行的分隔符,默认换行 |
filename | awk处理的文件名 |
path | 文件路径 |
argc | 命令行参数个数 |
argv | 命令行参数数组 |
environ | 获取linux系统中的环境变量 |
which 文件名查找命令的绝对路径、
❀制作模板机
👉制作模板机👈
#进入:
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3
#1.网络配置 nat
type=ethernet
bootproto=static
name=ens33
device=ens33
onboot=yes
ipaddr=192.168.2.10
netmask=255.255.255.0
gateway=192.168.2.1
dns1=114.114.114.114
/etc/init.d/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
ip a 查看网络信息
xshell连接慢如何解决:
进入vi /etc/ssh/sshd_config
再找到usedns 吧yes改成no,前面“#”符号也要删,保存退出
重启ssh服务:
systemctl restart sshd
防火墙与selinux的关闭及开启和永久生效 :
查看防火墙详情请看:👉linux防火墙命令👈
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服务
start
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止防火墙开机自启动
enable
firewall-cmd --state 查看防火墙状态
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
systemctl is-enabled firewalld
查看防火墙是否开机自启动
getenforce 查看selinux的状态
setenforce 设置selinux的状态
vi /etc/selinux/config
vi /etc/sysconfig/selinux
selinux=disabled
重启系统生效
挂载磁盘:
查看磁盘信息:
fdisk -l 查看
创建目录:
mkdir /media/cdrom
mount /dev/sr0 /media/cdrom 挂载磁盘
df -th 挂在完查看挂载信息
如果遇到挂载时报错:mount: 在 /dev/sr0 上找不到媒体
请检查iso映像文件的连接设置;
配置本地yum仓库:
cd /etc/yum.repos.d/
mkdir bak
mv *.repo bak
yum源文件存在 /etc/yum.repos.d 中
创建一个文件(local.repo):
vi local.repo
[local]
name=local
baseurl=file:///media/cdrom
enabled=1
gpgcheck=0
配置完成之后
yum clean all 清除yum缓存
yum makecache 建立新的yum缓存
或者直接用:yum makecache fast 加载未加载的缓存
安装vim和man命令: yum -y install vim man
设置永久挂载:
进入fstab:
vim /etc/fstab
/dev/sr0 /media/cdrom iso9660 defaults 0 0
第一段:挂载的设备 (dev/sr0)
第二段:挂载的目录 (/media/cdrom)
第三段:文件系统类型 (iso9660)
第四段:挂载的参数 defaults默认参数 (defaults )
第五段:是否使用dump备份 0不备份 1备份 (0)
第六段:是否使用fsck检测 0不检测(0)
注解:
1.系统中只有一块硬盘,sda,分区sda1,sda2 ;
2.根目录是整个系统目录的顶点,/mnt也在根目录下;
3.如果知道根目录对应的是哪个硬盘分区,可以判断出
a.txt存到哪个设备上;
mount /dev/sr0 /media/cdrom
mount /dev/sdb4 /mnt
扩展:格式化磁盘
#cetnos6格式化磁盘
mkfd.ext4 -f /dev/[sda]
#centos7格式化磁盘
mkfs.xfs -f /dev/[sda]
重启系统的命令:reboot、init 6、shutdown -r
❀软件包管理
rpm | 红帽系列操作系统 |
---|---|
rpm -q 包名 | 查看rpm包是否安装 |
rpm -qa |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rpm包 |
rpm -qi 包名 | 查看rpm包的详细信息 |
rpm -qpi 完整包名 | 查看未安装rpm包的详细信息 |
rpm -ql 包名 | 查看rpm包生成的文件路径 |
rpm -ivh 完整包名 | 安装rpm包 |
rpm -uch 完整包名 | 升级rpm包 |
rmp -v 包名 | 详细信息 |
rpm -h 包名 | 以#显示进度条 |
rpm -e 包名 | 卸载 |
在cenos系统中,卸载gcc的软件包时,可以使用命令rpm -e gcc
使用rpm命令强制卸载软件包时要加选项 --nodeps
fhs文件系统标准
第一层:定义了跟目录下的目录存放相应的文件
第二层:/usr和/var目录的划分
yum | 自动解决依赖安装rpm包 |
---|---|
yum install 包名 | 安装 |
yum list | 查看所有的rpm包 |
yum list installed | 已经安装的rpm包 |
yum info 包名 | 查看软件包的信息 |
yum search 命令 | 查看命令属于哪个包 |
yum provides 命令 | 查看命令属于哪个包 |
yum history | 查看yum命令的历史记录 |
yum remove 包名 | 卸载 |
yum update 包名 | 升级 |
yum grouplist | 列出所有包组 |
部署nginx(使用源码包部署)
tar包(源码包)
1.解包
物理机向虚拟机传文件:
(1.利用u盘,挂载
(2.lrzsz包提供的命令
rz 物理机–>虚拟机
sz 虚拟机–>物理机
(3.xftp 大文件
2.配置
(1)sz先把nginx压缩包复制到虚拟机
(2)解压nginx压缩包:tar xf nginx-1.6.0.tar.gz -c /usr/src/
(3)切换到nginx目录下:cd /usr/src/nginx-1.6.0
(4)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nginx && make && make install
指定安装路径然后编译在安装
报错1:./configure: error: c compiler cc is not found
没有编译环境
解决:yum -y install gcc gcc-c
报错2:./configure: error: the http rewrite module requires the pcre library. you can either disable the module by using --without-http_rewrite_module option, or install the pcre library into the system, or build the pcre library statically from the source with nginx by using --with-pcre=option.
缺少pcre-devel库
解决:yum -y install pcre-devel
问题3:./configure: error: the http gzip module requires the zlib library. you can either disable the module by using --without-http_gzip_module option, or install the zlib library into the system, or build the zlib library statically from the source with nginx by using --with-zlib=option.
缺少zlib-devel
解决:yum -y install zlib-devel
echo $? 通过其返回值,判断上一条命令是否执行成功(0表示执行成功;非0 表示执行失败)
make 编译
make install 安装
❀用户、用户组管理
超级用户 root uid=0
普通用户 /bin/bash uid!=0
程序用户 /sbin/nologin
在linux系统中创建用户后,会以目录 /etc/skel/ 为模板复制文件到用户家目录
/etc/passwd 存放的是用户信息
/etc/shadow 存放的是用户密码
root: x :0:0:root:/root:/bin/bash
第一段:用户名
第二段:密码占位符
第三段:uid
第四段:gid
第五段:描述信息
第六段:用户家目录
第七段:用户登录的shell
/bin/bash
/sbin/nologin
创建一个名为mysql用户,并禁止登录系统(统称:程序用户)
useradd -s /sbin/nologin mysql
用户管理:
新增用户语法:
useradd [选项] 用户名
useradd | 新增用户 |
---|---|
-u | 指定uid |
-g | 指定gid,用户的主要组 |
-g | 指定用户的附加 |
-s | 指定登录shell,默认是/bin/bash |
-m | 不创建用户家目录 |
-m | 创建用户家目录 |
-d | 指定用户家目录 默认家目录/home/与用户同名 |
在创建用户时,默认会从/etc/skel目录下复制内容到用户家目录下
su 用户名 切换用户
su - 用户名 系统环境变化
ctrl d或exit 退出登录
修改用户信息语法:
usermod [选项] 用户名
usermod | 修改用户信息 |
---|---|
-c | 修改描述字段 |
-d | 修改家目录位置 |
-g | 修改gid |
-u | 修改用户的uid |
-l | 修改用户名 |
-s | 修改登录的shell |
-l | 锁定用户 |
-u | 解锁 |
passwd 修改或设置用户密码
passwd root 密码 更改root的密码
echo “123123”|passwd --stdin test 不交互设置命令,给test用户设置一个密码
passwd -l
passwd -u
passwd -s
删除用户语法:
userdel [选项] 用户名
userdel | 删除用户 |
---|---|
-r | 删除用户时删除家目录 |
用户组管理:
groupadd | 添加用户组 |
groupdel | 删除用户组 |
gpasswd | 设置用户组密码 |
-a | 将用户添加到一个组中 |
举例:
gpasswd -a test root 将用户test加入到root组里
查看用户信息:
/etc/passwd 存放的是用户信息
查看用户密码信息:
/etc/shadow 存放的是用户密码
查看用户组信息:
cat /etc/gshadow
主要组
附加组
附加命令:
id 查看用户的id和组
users 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
groups 查看用户属于哪个组
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
who 查看用户登录信息
w 查看用户登录信息
❀文件权限管理
详情请看:👉文件权限管理–权限掩码👈
r读 w写 x执行
查看文件权限:
rw-r–r–
第一组用户权限
第二组用户组权限
第三组其他用户权限
chmod 修改文件权限
chmod [选项] “u/g/o/a /-/=rwx”文件(u代表第一组uid,g代表第二组gid,o代表第三组其他用户权限,a代表全部(a会给每一组加一个))
r=4 w=2 x=1 -=0
文件的归属:
属于哪个用户 属主
属于哪个用户组 属组
语法:
chown [选项] 用户:用户组 文件名
-r 递归修改
/dir1/ a.txt b.txt c.txt
chown -r root:root /dir1
find ./ -maxdepth 1 -type f ! -name “.*” -exec chown xiaoming:xiaomimg
{ } ;
查找深度为1的名字、为.*结尾的文件再给他修改用户和用户组
权限掩码–>默认文件和目录的权限
umask 022
创建一个文件默认权限是644=666-022,目录时755=777-022
文件的acl(访问控制列表)
getfacl 获取文件的acl
setfacl 设置文件的acl
setfacl -m 用户:权限 文件名 设置用户权限
-x 删除指定文件的acl(setfacl -x 用户名 文件名)
-b 清空文件的acl(setfacl -b 文件名)
默认情况,文件给定用户的acl要考虑到acl中的mask值
特殊权限:
rws/s rws/s rwt/t
4 2 1
大小写取决于执行位是否有执行权限
特殊属性:
lsattr 查看特殊属性
chattr 设置特殊属性
i 不能修改不能追加
a 只可以追加,不能修改 只有root用户可以设置
用法:
chattr -i 文件名
chattr i 文件名
❀磁盘管理
详情查看:linux磁盘管理
fdisk:
磁盘管理–>块设备文件 b开头–>/dev/
对于linux系统磁盘命名:
ide接口的硬盘为 hda hdb
sas,sata,scsi接口的硬盘 sda 分区sda1 sda2 sdb
主引导记录(mbr):位于磁盘的第一个扇区
521字节=446字节 引导程序
记录4个分区表,每个16字节,64字节
还有2个校验字节
fdisk | 磁盘管理工具 |
---|---|
-l | 查看所有磁盘信息 |
n | 创建新分区 |
d | 删除分区 |
p | 列出分区表 |
w | 把分区表写入硬盘并退出 |
e | 扩展分区 |
最常用的查看磁盘分区:fdisk -l
mbr中只可以划分4个主分区,或者时3个主分区 1个扩展分区
扩展分区后,可以划分逻辑分区
1.fdisk划分分区
2.创建文件系统 mkfs.xfs /dev/sdb1(划分)
文件系统:组织和管理文件的
fat16 fat32 exfat u盘使用–>不支持单个超过4g
ntfs -->windows使用
ext4/ext3/ext2 -->centos6默认
xfs -->centos7默认
centos6和centos7的区别:默认系统不同
mkfs 创建文件系统
-f 强制覆盖
因为系统中主分区加扩展分区占用1-4的分区号,所以第一个逻辑分区为5
partprobe | 刷新分区表 |
---|
df | 查看系统挂载信息 |
---|---|
-t |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|
-h | 以人类可读方式显示 |
-i | 查看inode情况 |
常用的是:df -th 查看挂载文件
gdisk:
gdisk -->划分容量超过2t磁盘分区 gpt 128个
parted
交换分区 swap
作用:当内存不够时,使用交换分区代替内存;
mkswap 创建交换分区
swapon 开启交换分区
-s 查看系统中的交换分区
-p 设置优先级
-a 开启所有的交换分区
swapoff 关闭交换分区
查看内存:
free -m 查看内存
free 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
-m 以m为单位
查看文件、目录大小:
du 文件名 查看文件或目录占用磁盘大小
-m -h 以人类可读方式显示
-m -s 仅显示目录或文件的总计数值
lvm 逻辑卷管理:
作用:动态调整区分大小
缺点:在性能上有所降低
pv 物理卷 -->直接对磁盘操作
vg 卷组 -->将所有的物理卷组合
lv 逻辑卷 -->在卷组中划分出一定的空间
pvcreate | 创建物理卷(pvcreate /dev/sdc1 /dev/sdd1) |
vgcreate | 创建卷组 (vgcreate 卷组名 /dev/sdc1 /dev/sdd1) |
lvcreate | 创建逻辑卷(lvcreate -l 10g -n lv0 /dev/vg0)【/dev/vg0卷组的路径】 |
-l | 指定逻辑卷容量 |
-n | 指定逻辑卷名字 |
… | … |
pvdisplay | 显示物理卷信息 |
vgdisplay | 显示卷组信息 |
lvdisplay | 显示逻辑卷信息 |
… | … |
pvscan | 扫描物理卷 |
vgscan | 扫描卷组 |
lvscan | 扫描逻辑卷 |
… | … |
pvremove | 删除物理卷 |
vgremove | 删除卷组 |
lvremove | 删除逻辑卷 |
… | … |
pvchange | 修改物理卷 |
vgchange | 修改卷组 |
lvchange | 修改逻辑卷 |
… | … |
vgextend | 扩展卷组 |
lvextend | 扩展逻辑卷 |
vgreduce | 缩容卷组 |
lvreduce | 缩容逻辑卷 |
xfs_growfs 路径 刷新xfs文件系统
resize2fs 路径 刷新ext4文件系统
cache 缓存:
cache data lv 数据卷,用来缓存数据
cache metadata lv 元数据卷,用来缓存元数据
cache pool lv 缓存池,包含data meta
cache lv 缓存卷,包含真时的lv卷 缓存池
ssd 固态硬盘
hdd 机械硬盘
lsblk 列出块设备信息
创建缓存数据 lvcreate -l 10g -n cache_data /dev/vg0 /dev/sde1
创建元数据 lvcreate -l 100m -n cache_meta /dev/vg0 /dev/sde1
创建缓存池 lvconvert --type cache-pool --poolmetadata vg0/cache_meta vg0/cache_data
把缓存池里的放到逻辑卷下: lvconvert --type cache --cachepool vg0/cacha_data vg0/lv0
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系统:mkfs.xfs /dev/vg0/lv0
在跟目录下创建test
挂载根目录下的test:mount /dev/vg0/lv0 /test
snapshot 快照:
-s 快照
-l 值 要设置的大小
-n 名字 要写的名字
创建快照卷:lvcreate -l 2g -s -n lv_snapshot vg0/lv0
测试快照卷速度: dd if=/dev/sda of=/test/mbr.bak bs=512 count=1(dd测试,if源路径,of要复制到哪路径,bs一次复制多少m,count复制多少次)
dd if=/dev/zero of=/test/mbr.bak bs=10m count=100(dd测试,if源路径,zero代表0,of要复制到哪路径,bs一次复制多少m,count复制多少次)
在跟目录下创建/snapshot目录
挂载:mount -o nouuid /dev/vg0/lv_snapshot /snapshot/(uuid相同用-o nouuid)
uuid 设备的唯一标识:
blkid 查看磁盘的uuid
nmcli conn show 查看网卡的uuid
❀raid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数据安全性
硬raid 软raid
raid 0 条带模式
优点: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
缺点:数据安全性低,一旦raid中有磁盘损坏,raid组不可用
raid 1 镜像模式 需要2n快盘
优点:数据完全冗余(备份),安全性高(读效率相对提高)
缺点:磁盘利用率低,成本高(50%)(写性能有所降低)
raid 5 分布式奇偶校验模式 至少使用少3块硬盘
优点:数据相对安全,允许有一块磁盘损坏(校验数据) 读性能相对有提升
缺点:如果两块盘损坏,raid不可用,写性能相对较低(做校验数据)
使用率:“[(n-1)/n]*100”
raid 10
raid 50
软raid实现通过mdadm
-c | 创建一个新的raid |
-l | 指定raid级别 |
-n | 指定使用磁盘的数量 |
-x | 指定热备盘 |
-s | 停止raid设备 |
-d | 输出指定raid设备的详细信息 |
降级与重构
cat /proc/mdstat
❀linux系统启动流程
1.bios加电自检(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)
2.mbr引导(mbr主引导)全称( master boot record)
3.grub菜单(可以让你选择用哪个系统内核)
4.加载内核
5.初始化进程 init(切换系统运行的级别) systemd
uname(uname -s) 显示linux内核名称【linux
】
|
-a | 输出详细信息,可以查看版本号【linux localhost.localdomain 3.10.0-957.el7.x86_64 #1 smp thu nov 8 23:39:32 utc 2018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/linux】 |
---|---|
-r | 显示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号【3.10.0-957.el7.x86_64】 |
-m | 显示主机的硬件名【x86_64】 |
查看系统版本:cat /etc/redhat-release
centos 6默认的文件系统是ext4
centos 7默认的文件系统是xfs
centos 6内核版本使用的是2.6
centos 7内核版本使用的是3.10
linux系统的运行级别
0 关机
1 单用户(不要密码就可以进入,主要是用于做调试)
2 无网络的字符界面多用户
3 完整的字符界面多用户
4 未启用
5 图形界面
6 重启
centos 7
systemctl get-default 查看系统默认的运行级别
systemctl set-default 级别 设置系统图默认的运行级别
multi-user.target 字符3
graphical.target 图形5
破解root用户密码
centos 6:e2e 空格1 回车再按b passwd reboot
centos 7:
❀重定向
详细文章在:linux中的重定向以及标准输入输出、混合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
标准输入:
在页面直接显示 << (cat <
输入追加 cat <> /a.txt (> asa,> asfs,> afo,> efo)[asa,asfs,afo]
输入覆盖 cat < /a.txt
标准输出:
> 重定向覆盖(echo “abcabcabc” > /a.txt )[abcabcabc]
>> 重定向追加(echo “liuchenyang” >> /a.txt)[abcabcabc liuchenyang]
混合输出:
混合输出
ls &>>a.txt(把ls查到的目录下所有的内容追加的a.txt文件里)
标准错误:
标准错误
2> (ls 2> /a.txt)[-bash: ls: 未找到命令]
举例:
yum -y install bind bind-utils &> /dev/null && echo “ok” || echo “not ok”
(安装一个bind和bind-utils把安装时候输出的内容全部放到/dev/null,[/dev/null相当于一个回收站,输出到这里面就直接清空]然后如果安装成功就输出ok,安装失败就输出not ok)
❀周期性计划任务和任务调度
详情请看:linux周期性计划任务和任务调度以及举例
一次性计划任务:at
启动:systemctl start atd
at | 设置一次性计划任务 |
atq | 查询系统中一次性任务 |
atrm | 删除一次性计划任务 |
周期性计划任务:crond
crontab -e | 进入执行命令的编辑模式 |
crontab -l | 查看周期性计划任务 |
crontab -r | 删除周期性计划任务 |
设置永久的周期性计划任务:vim /etc/crontab
进入vim /etc/crontab 编辑,保存退出即可;
重点:
字段 | 说明 |
---|---|
分 | 取值为0~59的整数 |
时 | 取值为0~23的任意整数 |
日 | 取值为1~31的任意整数 |
月 | 取值为1~12的任意整数 |
周 | 取值为0~6的任意整数,0代表星期日 |
语法:
分 时 日 月 周 用户 要执行的命令
* * * * * root 命令
举例:
1.每周三清空一下/var/ftp目录
0 0 * * 3 root rm -rf /var/ftp/*
2.每月的第一个周一凌晨2点30对/var/www/html/进行打包
30 2 1-7 * 1 root tar -cvzf backup.tar.gz /var/www/html
3.每月1日,重启一次httpd服务
0 0 1 * * root systemctl restart httpd
4.每一分钟删除一个文件
* * * * * root rm -rf /root/abc.txt
5.每两分钟删除一个目录
*/2 * * * * root rm -rf /appliaction/ceshi
6.每2周查找目录并删除
* * * * */2 root find / -name test -type d | xargs rm -rf
补充:
uid 用户的唯一标识
gid 用户组的唯一标识
uuid 设备的唯一标识
pid 进程的唯一标识
任务调度:
& 将命令放入后台运行
jobs 查看后台任务
jobs -l 查看后台进程的pid
fg 序号 将后台任务调度到前台
ctrl z 将前台任务暂停放到后台
bg 序号 将后台暂停的任务继续执行
ctrl c 中断前台执行的任务
❀进程管理
详情请看:linux进程管理
程序:存放在磁盘中的静态代码(文件)
进程:在内存中允许运行的程序,动态的状态
进程是资源调度最小的单位
线程:线程是存在在进程中的
线程(thread)是任务执行的最小单位
进程间资源隔离,线程间资源共用
ps命令:
ps | 静态查看进程信息 |
---|---|
ps aux | 查看进程信息(a是all全部,u是用户,x是详细信息) |
ps elf | 详细查看进程 |
ps -o | 指定内容输出 |
ps -o tid | 查看线程 |
ps -u | 指定用户 |
使用方法:
查看进程过滤出nginx的进程:
ps -ef | grep nginx
netstat命令:
netstat | 查看网络连接情况 |
---|---|
-a | 查看所有链接 |
-p | 显示pid和进程名 |
-u | 显示udp |
-t | 显示tcp |
-n | 以数字形式显示 |
-l | 显示处于监听状态的连接 |
使用方法:
查看端口,并过滤出自己想找的端口
netstat -anput | grep 8099
top命令:
top 动态查看进程信息
uptime 查看top第一行
lscpu 查看cpu负载的核数
load average: 0.00, 0.01, 0.05
系统1分钟,5分钟,15分钟平均负载
%cpu(s): 0.0 us, 0.0 sy, 0.0 ni,100.0 id, 0.0 wa, 0.0 hi, 0.0 si, 0.0 st
cpu使用情况
进程需要占用系统资源(cpu,内存,磁盘,网络,显卡)
cpu密集型
io密集型
us 用户态cpu
sy 内核态cpu
ni 优先级
id 空闲的cpu
wa 等待输入输出设备的cpu
hi 硬中断
si 软中断
st 虚拟化占用cpu资源
kib mem : 995896 total, 487280 free, 121580 used, 387036 buff/cache
buff 写缓冲 解决空间问题
cache 读缓存 解决速率问题
renice优先级:
renice 调整运行进程的优先级
renice -n 优先级等级 pid 进程优先级命令/程序
只有root用户可以设置负值
nice 设置进程运行时的优先级
linux系统中进程状态:
r | 运行中的进程 |
s | 睡眠状态(可以中断) |
d | 不可中断的,通常发生在io操作 |
z | 僵尸进程 |
t | 表示停止状态 |
x | 退出状态 |
w | 正在换页 |
< | 高优先级 |
n | 低优先级 |
s | 表示该进程下有子进程 |
l | 多线程 |
前台运行的进程 |
僵尸进程:
什么是僵尸进程:
子进程结束,父进程没有回收子进程
解决僵尸进程:
1.重新启动系统
2.杀死父进程,将僵尸进程变为孤儿进程,此时孤儿进程由系统中的systemd接管,会自动清理。
kill -9 pid 根据进程的pid强制杀死某个进程
父进程派生子进程
pstree 查看进程树
yum provides pstree 直接下载不了pstree,就可以利用这个命令找到pstree是哪个包
结束(杀死)进程:
kill pid 杀进程
killall 进程名 根据进程名杀进程
pkill 根据条件杀进程
kill -l | 查看进程的所有进程 |
---|---|
kill -1 | hup挂起进程 |
kill -2 | int中断进程(与ctrl c以一样) |
kill -3 | quit退出 |
kill -9 | kill强制杀进程 |
kill -15 | term终止进程 |
kill -18 | cont继续进程 |
kill -19 | stop暂停进程 |
常用的杀进程是:
kill -9 进程pid
pgrep命令:
pgrep | 根据特定条件查进程 |
---|---|
-l | 根据进程名查进程的pid |
-u | 根据用户名或用户id查进程的pid |
pidof 进程名 根据进程查进程号
❀用户提权
详情请看:👉linux su命令 – 切换用户、用户提权👈
su 切换用户
sudo - 随用户更改环境变量
语法格式:
su [选项] [用户名]
常用参数:
-c或–command | 执行完指定的指令后,即恢复原来的身份 |
-f或–fast | 适用于csh与tsch,使shell不用去读取启动文件 |
-l或–login | 改变身份时,也同时变更工作目录,以及home,shell,user,logname,此外,也会变更path变量 |
-m,-p或–preserve-environment | 变更身份时,不要变更环境变量 |
-s或–shell | 指定要执行的shell |
–help | 显示帮助信息 |
–version | 显示版本信息 |
参考实例:
切换到linuxcool用户,但环境变量仍然是root用户的:
[root@linuxcool ~]# su linuxcool
切换到linuxcool用户,并改变为linuxcool用户环境变量:
[root@linuxcool ~]# su - linuxcool
变更帐号为 root 并传入 -f 参数给新执行的 shell:
[root@linuxcool ~]# su root -f
用户提权:
visudo 编辑sudo配置文件
root 用户(用户不带%)
%wheel 用户组(组带%)
sudo -i 切换到root用户
❀文件系统-软连接、硬链接
详情请看:👉linux文件系统ln-软连接、硬链接👈
ln命令是linux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命令,英文全称是“link”,即链接的意思,它的功能是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。 一种是hard link,又称为硬链接;另一种是symbolic link,又称为符号链接。
通俗一点理解,可以把硬链接当成源文件的副本,他和源文件一样的大小,但是事实上却不占任何空间。符号链接可以理解为类似windows一样的快捷方式。
inode:文件元数据–>权限 归属 时间 类型·block位置
block:磁盘io的最小单位 默认4k=8个扇区
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,至少占用一个block
目录本身就是特殊的文件
目录的block存放的是目录下文件和目录的名字
硬链接与软链接(符号链接)
ln
ll命令查看结果,其中-rw-------1后面有个1就是硬链接数
硬链接是文件的另一个入口
软连接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
硬链接与软连接的区别:
1.硬链接的inode号相同,软连接inode不同
diff 比较两个文件是否相同(返回信息是不同,不返回信息是相同)
vimdiff 比较两个文件是否相同
2.删除或重命名源文件对硬链接没有影响,软连接不可用。
3.硬链接不能跨文件系统;软链接可以跨文件系统。
4.目录不能创建硬链接;目录可以创建软链接
5.创建硬链接是ln; 创建软连接是ln -s
语法格式:
ln [参数] [源文件或目录] [目标文件或目录]
常用参数:
-b | 为每个已存在的目标文件创建备份文件 |
-d | 此选项允许“root”用户建立目录的硬链接 |
-f | 强制创建链接,即使目标文件已经存在 |
-n | 把指向目录的符号链接视为一个普通文件 |
-i | 交互模式,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,则提示用户确认进行覆盖 |
-s | 对源文件建立符号链接,而非硬链接 |
-v | 详细信息模式,输出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|
参考实例:
为源文件file.txt创建硬链接file_1:
[root@linuxcool ~ ]# ln /root/dir/file.txt ./file_1
使用ln命令的“-s”参数来创建目录的符号链接,并使用ls命令来查看链接文件的详细信息:
[root@linuxcool ~]# ln -s dir file
[root@linuxcool ~]# ls -l
总用量 4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1138 3月 11 14:48 anaconda-ks.cfg
drwxr-xr-x. 2 root root 36 4月 3 08:47 test
lrwxrwxrwx. 1 root root 4 4月 3 08:54 file -> dir
使用ln命令的“-v”参数来输出命令的详细执行过程:
[root@linuxcool ~]# ln -v /root/dir/file.txt ./file_1
‘./file_1’ => ‘/root/dir/file.txt’
使用ln命令的“-b”命令来创建目标文件的备份文件,并使用ls命令来查看:
[root@linuxcool ~]# ln -b /root/dir/file.txt ./file_1
[root@linuxcool ~]# ls
anaconda-ks.cfg file_1 file_1~ dir
相关命令:
1.df -th 查看磁盘空间
2.df -thi 查看inode情况
inode耗尽引发的故障
1.删除不用的小文件
2.备份后,重新创建文件系统
tune2fs 文件路径 查看文件系统的信息
dumpe2fs 文件路径 查看文件系统的信息
❀日志管理
详情请看:👉linux中的日志管理👈
日志:记录系统中相关的信息 系统日志 程序日志
/var/log 一般都存在这里面
/var/log/messages 系统日志
从centos6开始,日志由系统中的rsyslog服务管理
日志存放在/var/log目录下
相关命令:
dmesg 查看内核和硬件相关的日志
last 查看用户登录的记录
lastlog 查看用户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
lastb 记录用户登录失败的信息
logrotate 实现日志轮割
日志的级别(9个):
0 | emerg 紧急(会导致主机系统不可用) |
1 | alert 警告(必须马上处理) |
2 | crit 严重(比较严重) |
3 | err 错误信息 |
4 | warning 提醒(警告) |
5 | notice 注意 |
6 | info 一般信息 |
7 | debug 程序或系统的调试信息 |
8 | none 空,不记录日志 |
参考实例:
在周期计划性任务里写(crontab -e)cp file1 file1-$(date %y%m%d) && >
file1【在周期计划性任务中,实现把当前目录下的file1复制一份重新创建一个叫file1-时间(注意date里面的年月日…要加转义\)然后重定向清空file1】
在crontab中%是有特殊含义的,表示换的意思。如果要用的话,必须进行转义%,如经常用的date
%y%m%d
在crontab中是不会执行的,应该换成date\%y\%m\%d
syslog管理:
系统的日志由服务rsyslog管理
日志集中系统:
服务端 :
[root@nginx-1 ~]# vim /etc/rsyslog.conf
15 $modload imudp
16 $udpserverrun 514
[root@nginx-1 ~]#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重启服务
#先安装yum -y install net-tools配置网络要用的比如ifconfig
[root@nginx-1 ~]#netstat -anput|grep 514
#查看是否开放514号端口的服务
客户端:
#添加服务端信息
[root@nginx-2 ~]# vim /etc/rsyslog.conf
90 *.* @192.168.2.11:514
* 所有的服务 . 表示以上级别 * 所有级别
@ 表示udp @@ 表示tcp 服务端ip:端口
#重启rsyslog服务
[root@nginx-2 ~]#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
#测试时使用tail -f 观察服务端/var/log/messages日志的变化
[root@nginx-2 ~]#logger "123123" 产生一条日志测试
[root@nginx-2 ~]#tailf /var/log/messages
. 记录包含该等级及以上级别的信息
.= 只记录当前等级的信息
! 除了该等级都记录
❀网络管理
ifconfig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ifconfig命令 – 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👈
ifconfig 查看或管理网络信息
ifconfig ens33 查看ens33信息
ifconfig ens33 192.168.2.100/24
语法格式:
ifconfig [参数]
常用参数:
add<地址> | 设置网络设备ipv6的ip地址 |
del<地址> | 删除网络设备ipv6的ip地址 |
down | 关闭指定的网络设备 |
up | 启动指定的网络设备 |
ip地址 | 指定网络设备的ip地址 |
参考实例:
显示网络设备信息: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
eth0 link encap:ethernet hwaddr 00:50:56:0a:0b:0c
inet addr:192.168.0.3 bcast:192.168.0.255 mask:255.255.255.0
inet6 addr: fe80::250:56ff:fe0a:b0c/64 scope:link
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:1500 metric:1
rx packets:172220 errors:0 dropped:0 overruns:0 frame:0
tx packets:132379 errors:0 dropped:0 overruns:0 carrier:0
collisions:0 txqueuelen:1000
rx bytes:87101880 (83.0 mib) tx bytes:41576123 (39.6 mib)
interrupt:185 base address:0x2024
lo link encap:local loopback
inet addr:127.0.0.1 mask:255.0.0.0
inet6 addr: ::1/128 scope:host
up loopback running mtu:16436 metric:1
rx packets:2022 errors:0 dropped:0 overruns:0 frame:0
tx packets:2022 errors:0 dropped:0 overruns:0 carrier:0
collisions:0 txqueuelen:0
rx bytes:2459063 (2.3 mib)
tx bytes:2459063 (2.3 mib)
启动关闭指定网卡: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down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up
为网卡配置和删除ipv6地址: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add 33ffe:3240:800:1005::2/64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del 33ffe:3240:800:1005::2/64
用ifconfig修改mac地址: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down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:aa:bb:cc:dd:ee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up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1 hw ether 00:1d:1c:1d:1e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1 up
配置ip地址: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192.168.1.56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192.168.1.56 netmask 255.255.255.0
[root@linuxcool ~]# ifconfig eth0 192.168.1.56 netmask 255.255.255.0 broadcast 192.168.1.255
ip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ip命令 – 显示与操作路由👈
ip 网络管理命令
ip a 查看网卡信息
ip l 查看网络连接情况
语法格式:
ip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s | 输出更详细的信息 |
-f | 强制使用指定的协议族 |
-4 | 指定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ipv4协议 |
-6 | 指定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ipv6协议 |
-r | 显示主机时,不使用ip地址,而使用主机的域名 |
参考实例:
用ip命令显示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:
[root@linuxcool ~]# ip link list
使用-s参数输出更详细的信息:
[root@linuxcool ~]# ip -s link list
显示核心路由表:
[root@linuxcool ~]# ip route list
[root@linuxcool ~]# ip route show
显示邻居路由表:
[root@linuxcool ~]# ip neigh list
[root@linuxcool ~]# ip neigh show
ss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ss命令– 显示活动套接字信息👈
ss 查看网络链接
语法格式:
ss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n | 不解析服务名称,已数字方式显示 |
-a | 显示所有套接字 |
-l | 显示处于监听状态的套接字 |
-o | 显示计时器信息 |
-e | 显示详细的套接字信息 |
-m | 显示套接字的内存使用情况 |
-p | 显示使用套接字的进程 |
-i | 显示内部的tcp信息 |
-s | 显示套接字使用概况 |
-4 | 仅显示ipv4的套接字 |
-6 | 仅显示ipv6的套接字 |
-0 | 显示packet套接字 |
-t | 只显示tcp套接字 |
-u | 只显示udp套接字 |
-d | 只显示dccp套接字 |
-w | 只显示raw套接字 |
-x | 只显示 unix套接字 |
-d | 将原始tcp套接字信息转储到文件 |
参考实例:<./font>
显示tcp套接字:
[root@linuxcool ~]# ss -t -a
state recv-q send-q local address:port peer address:port
listen 0 128 0.0.0.0:ssh 0.0.0.0:*
estab 0 52 192.168.60.19:ssh 192.168.30.21:59321
listen 0 128 *:websm *:*
listen 0 128 [::]:ssh [::]:*
显示udp套接字:
[root@linuxcool ~]# ss -u -a
state recv-q send-q local address:port peer address:port
unconn 0 0 0.0.0.0:bootpc 0.0.0.0:*
unconn 0 0 127.0.0.1:323 0.0.0.0:*
unconn 0 0 [::1]:323 [::]:*
显示套接字使用概况:
[root@linuxcool ~]# ss -s
total: 185
tcp: 4 (estab 1, closed 0, orphaned 0, timewait 0)
transport total ip ipv6
raw 1 0 1
udp 3 2 1
tcp 4 2 2
inet 8 4 4
frag 0 0 0
netstat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netstat命令– 显示网络状态👈
netstat 查看网络连接情况
语法格式:
netstat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a | 查看所有链接 |
-p | 显示pid和进程名 |
-u | 显示udp |
-t | 显示tcp |
-n | 以数字形式显示 |
-l | 显示处于监听状态的连接 |
参考实例:
显示详细的网络状况:
[root@linuxcool ~]# netstat -a
显示当前户籍udp连接状况:
[root@linuxcool ~]# netstat -nu
显示udp端口号的使用情况:
[root@linuxcool ~]# netstat -apu
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(servers and established)
proto recv-q send-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/program name
udp 0 0 0.0.0.0:bootpc 0.0.0.0:* 4000/dhclient
udp 0 0 localhost:323 0.0.0.0:* 3725/chronyd
udp6 0 0 localhost:323 [::]:* 3725/chronyd
显示网卡列表:
[root@linuxcool ~]# netstat -i
kernel interface table
iface mtu met rx-ok rx-err rx-drp rx-ovr tx-ok tx-err tx-drp tx-ovr flg
eth0 1500 0 181864 0 0 0 141278 0 0 0 bmru
lo 16436 0 3362 0 0 0 3362 0 0 0 lru
显示组播组的关系:
[root@linuxcool ~]# netstat -g
ipv6/ipv4 group memberships interface
refcnt group
--------------- 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
lo 1 all-systems.mcast.net
eth0 1 all-systems.mcast.net lo 1 ff02::1
eth0 1 ff02::1:ff0a:b0c eth0 1 ff02::1
hostname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hostname命令 – 显示和设置系统的主机名👈
语法格式:
hostname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a | 显示主机别名 |
-d | 显示dns域名 |
-f | 显示fqdn名称 |
-i | 显示主机的ip地址 |
-s | 显示短主机名称,在第一个点处截断 |
-y | 显示nis域名 |
参考实例:
查看主机名:
hostname 查看主机名
修改主机名:
hostname 主机名 修改主机名
#修改的主机名是临时生效的
永久生效:
1.修改配置文件
/etc/hostname
2.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主机名
查看主机ip地址:
[root@linuxcool ~]# hostname -i 查看主机的ip地址
使用-a参数显示主机别名:
[root@linuxcool ~]# hostname -a
使用-i参数显示主机的ip地址:
[root@linuxcool ~]# hostname -i
使用-y参数显示nis域名:
[root@linuxcool ~]# hostname -y
route命令:
route 路由管理命令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route命令 – 显示并设置路由👈
语法格式:
route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a | 设置地址类型( 默认ipv4) |
-c | 打印linux核心的路由缓存 |
-v | 详细信息模式 |
-n | 不执行dns反向查找,直接显示数字形式的ip地址 |
-e | netstat格式显示路由表 |
-net | 到一个网络的路由表 |
-host | 到一个主机的路由表 |
add | 增加指定的路由记录 |
del | 删除指定的路由记录 |
target | 目的网络或目的主机 |
gw | 设置默认网关 |
mss | 设置tcp的最大区块长度(mss),单位mb |
window | 指定通过路由表的tcp连接的tcp窗口大小 |
dev | 路由记录所表示的网络接口 |
参考实例:
显示当前路由: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
kernel ip routing table
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
default _gateway 0.0.0.0 ug 100 0 0 ens192
192.168.60.0 0.0.0.0 255.255.255.0 u 100 0 0 ens192
添加一条路由记录: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add -net 192.168.60.11 netmask 192.168.60.1 dev ens192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add -net 192.168.3.0 netmask 255.255.255.0 ens33
删除路由记录: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del -net 192.168.60.11 netmask 192.168.60.1 dev ens192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del -net 192.168.3.0 netmask 255.255.255.0 ens33
添加和删除默认网关: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.168.60.1
[root@linuxcool ~]#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.168.60.1
tcpdump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tcpdump命令 – 监听网络流量👈
语法格式:
tcpdump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a | 尝试将网络和广播地址转换成名称 |
-c<数据包数目> | 收到指定的数据包数目后,就停止进行倾倒操作 |
-d |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可阅读的格式,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|
-dd |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c语言的格式,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|
-ddd | 把编译过的数据包编码转换成十进制数字的格式,并倾倒到标准输出 |
-e |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显示连接层级的文件头 |
-f | 用数字显示网际网络地址 |
-f<表达文件> | 指定内含表达方式的文件 |
-i<网络界面> | 使用指定的网络截面送出数据包 |
-l | 使用标准输出列的缓冲区 |
-n | 不把主机的网络地址转换成名字 |
-n | 不列出域名 |
-o | 不将数据包编码最佳化 |
-p | 不让网络界面进入混杂模式 |
-q | 快速输出,仅列出少数的传输协议信息 |
-r<数据包文件> | 从指定的文件读取数据包数据 |
-s<数据包大小> | 设置每个数据包的大小 |
-s | 用绝对而非相对数值列出tcp关联数 |
-t |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不显示时间戳记 |
-tt | 在每列倾倒资料上显示未经格式化的时间戳记 |
-t<数据包类型> | 强制将表达方式所指定的数据包转译成设置的数据包类型 |
-v |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|
-vv | 更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|
-x | 用十六进制字码列出数据包资料 |
-w<数据包文件> | 把数据包数据写入指定的文件 |
-i | 指定网卡 |
-nn | 显示ip不显示主机名 |
port | 指定端口 |
参考实例:
监视指定网络接口的数据包:
[root@linuxcool ~]# tcpdump -i eth1
监视指定主机的数据包:
[root@linuxcool ~]# tcpdump host linuxcool
截获主机192.168.10.10 和主机192.168.10.20 或192.168.10.30的通信:
[root@linuxcool ~]# tcpdump host 192.168.10.10 and \ (192.168.10.20 or 192.168.10.30 \)
抓取80端口的http报文,以文本形式展示:
[root@linuxcool ~]# tcpdump -i any port 80 -a
traceroute命令: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traceroute命令 – 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时的全部路径👈
traceroute 跟踪路由
语法格式:
traceroute [参数] [域名或者ip]
常用参数:
-d | 使用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|
-f<存活数值> | 设置第一个检测数据包的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|
-f | 设置勿离断位 |
-g<网关> | 设置来源路由网关,最多可设置8个 |
-i<网络界面> | 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|
-i | 使用icmp回应取代udp资料信息 |
-m<存活数值> |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最大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|
-n | 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机名称 |
-p<通信端口> | 设置udp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 |
-r |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,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 |
-s<来源地址> |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|
-t<服务类型> | 设置检测数据包的tos数值 |
-v |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|
-w | 设置等待远端主机回报的时间 |
-x | 开启或关闭数据包的正确性检验 |
参考实例:
追踪本地数据包到www.linuxprobe的传输路径:
[root@linuxcool ~]# traceroute www.linuxprobe
跳数设置:
[root@linuxcool ~]# traceroute -m 7 www.linuxprobe
显示ip地址,不查主机名 :
[root@linuxcool ~]# traceroute -n www.linuxprobe
把探测包的个数设置为值4:
[root@linuxcool ~]# traceroute -q 4 www.linuxprobe
把对外发探测包的等待响应时间设置为3秒:
[root@linuxcool ~]# traceroute -w 3 www.linuxprobe
ifup 开启网卡-激活网络接口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网卡、网络接口开关设置👈
ifup命令用于激活指定的网络接口。ifup命令会去读取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目录下的相关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,并根据配置文件的内容来激活该网络接口。
注意:网络接口名称必须是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目录配置文件中设置的才可以。如果使用ifconfig命令改变了网络接口后,ifup命令就不会识别了。因为ifup命令会对比当前网络的参数与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中配置文件的内容是否相符。
语法格式:
ifup [网络接口]
参考实例:
激活网络接口eth0:
[root@linuxcool ~]# ifup eth0
ifdown 关闭网卡– 禁用网络接口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网卡、网络接口开关设置👈
ifdown命令用于禁用指定的网络接口。该命令会去读取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目录下的相关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,并根据配置文件的内容来关闭该网络接口。
注意:网络接口名称必须是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目录配置文件中设置的才可以。如果使用ifconfig命令改变了网络接口后,ifdown命令就不会识别了。因为ifdown命令会对比当前网络的参数与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中配置文件的内容是否相符。
语法格式:
ifdown [网络接口]
参考实例:
禁用网络接口eth0:
[root@linuxcool ~]# ifdown eth0
arp 地址解析协议
详情请看:👉linux网络管理之arp命令 – 操纵系统arp缓存(地址解析协议)👈
语法格式:
arp [参数] [ip]
常用参数:
-a | 显示arp缓存的所有条目,主机位可选参数 |
-h | 指定arp指令使用的地址类型 |
-d | 从arp缓存中删除指定主机的arp条目 |
-d | 使用指定接口的硬件地址 |
-e | 以linux的显示风格显示arp缓存中的条目 |
-i | 指定要操作arp缓存的网络接口 |
-n | 以数字方式显示arp缓存中的条目 |
-v | 显示详细的arp缓存条目,包括缓存条目的统计信息 |
-f | 设置主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静态映射 |
参考实例:
显示本机arp缓存中所有记录:
[root@linuxcool ~]# arp
address hwtype hwaddress flags mask iface
gateway ether 00:03:0f:81:6b:f1 c ens160
以数字方式显示指定主机arp缓存条目:
[root@linuxcool ~]# arp -n 192.168.60.1
address hwtype hwaddress flags mask iface
192.168.60.1 ether 00:03:0f:81:6b:f1 c ens160
删除接口eth1上的192.168.60.1的arp表中的项:
[root@linuxcool ~]# arp -i eth1 -d 192.168.60.1
使用eth1的mac地址回答eth0上的192.168.60.2的arp请求:
[root@linuxcool ~]# arp -i eth0 -ds 192.168.60.2 eth1 pub
journalctl命令
详情请看:👉linux—journalctl命令 – 查看日志👈
journalctl 查看所有日志
语法格式:
journalctl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k | 查看内核日志 |
-b | 查看系统本次启动的日志 |
-u | 查看指定服务的日志 |
-n | 指定日志条数 |
-f | 追踪日志 |
_pid | 根据进程id查 |
-p | 根据级别查看 |
- -since | 查看指定时间的日志 |
- -disk-usage | 查看当前日志占用磁盘的空间的总大小 |
参考实例:
查看所有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
查看内核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 -k
查看系统本次启动的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 -b
查看httpd的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 -u httpd
查看最近发生的20条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 -n 20
追踪日志:
[root@linuxcool ~]# journalctl -f
nmap 网络探测工具和安全和端口扫描器
详情请看:👉linux—nmap、nc命令 –网络探测工具和安全和端口扫描器👈
语法格式:
nmap [参数]
常用参数:
–traceroute | 扫描主机端口并跟踪路由 |
-p | 扫描指定端口和端口范围 |
-sp | 对目标主机进行ping扫描 |
-a | 使用高级功能进行扫描 |
-pe | 强制执行直接的icmpping |
-sv | 探测服务版本信息 |
-d | 增加调试信息地输出 |
-pu | 发送udp ping |
-ps | 发送同步(syn)报文 |
参考实例:
扫描主机并跟踪路由:
[root@linuxcool ~]# nmap --traceroute www.linuxcool
使用-p参数探测80、443端口:
[root@linuxcool ~]# nmap -p80,443 www.linuxcool
探测服务器的1-10000端口范围:
[root@linuxcool ~]# nmap -p1-10000 www.linuxcool
使用-a参数进行高级扫描:
[root@linuxcool ~]# nmap -a www.linuxcool
nc 端口扫描 – 设置路由
详情请看:👉linux—nmap、nc命令 –网络探测工具和安全和端口扫描器👈
语法格式:
nc [参数]
常用参数:
-l | 使用监听模式,管控传入的资料 |
-p | 设置本地主机使用的通信端口 |
-s |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|
-u | 使用udp传输协议 |
-v |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|
-w | 设置等待连线的时间 |
-z | 使用0输入/输出模式,只在扫描通信端口时使用 |
参考实例:
扫描80端口:
[root@linuxcool ~]# nc -nvv 192.168.3.1 80
扫描udp端口:
[root@linuxcool ~]# nc -u -z -w2 192.168.0.1 1-1000
扫描tcp端口:
[root@linuxcool ~]# nc -v -z -w2 192.168.0.3 1-100
history 查看历史记录
详情请看:👉linux—history命令 –– 查看与操纵历史命令👈
语法格式:
history [参数] [目录]
常用参数:
-a | 将当前shell会话的历史命令追加到命令历史文件中,命令历史文件是保存历史命令的配置文件 |
-c | 清空当前历史命令列表 |
-d | 删除历史命令列表中指定序号的命令 |
-n | 从命令历史文件中读取本次shell会话开始时没有读取的历史命令 |
-r | 读取命令历史文件到当前的shell历史命令内存缓冲区 |
-s | 将指定的命令作为单独的条目加入命令历史内存缓冲区。在执行添加之前先删除命令历史内存缓冲区中最后一条命令 |
-w | 把当前的shell历史命令内存缓冲区的内容写入命令历史文件 |
!num | num值是执行history前面显示的行号,也称历史记录号; 直接执行选择的命令 |
参考实例:
查看所有的历史记录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
显示最近的10条命令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 10
将本次登录的命令写入历史文件中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 -w
将命令历史文件中的内容读入到目前shell的history记忆中 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 -r
将当前shell会话的历史命令追加到命令历史文件中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 -a
清空当前历史命令列表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 -c
执行已经执行过又想执行的命令:
[root@linuxcool ~]# history
1 ls
2 vim a
3 ls
4 journalctl -d
5 journalctl -b
[root@linuxcool ~]# !3
abc 123 lcy linux history ml ss
dd laks 111 vi go sl sd fsg a
补充:
chage -d 0 用户名 首次登录设置密码
本文标签:
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交流区的版权声明:本文标题:linux常用基础命令(巨全)你想要的我都有❀ 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lefans.com/dongtai/1727366934a1111123.html,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发表评论